8月2日,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公示《广州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18—2035)》(下称《规划》),向社会征求意见。本轮《规划》为广州构建了高速地铁、快速地铁、普速地铁组成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总规模达到53条2029公里,与上一轮规划对比,新增30条、1004公里线路。
《规划》提出,加密中心城区大客流走廊的覆盖,解决现有线路客流瓶颈问题,提升轨道服务品质。特别是规划地铁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号线等线路覆盖大客流走廊,完善以轨道交通为主体的公共交通系统,缓解中心城区道路交通压力及地铁三、五号线等线路客流拥挤的问题,提高轨道交通服务品质。
《规划》还提出,构建以广州为中心的粤港澳大湾区60分钟交通圈,支持“双区建设、双城联动”。加强广州与大湾区城市地铁对接,实现广佛一张网、穗莞多通道、相邻城市中心直达。形成对外轨道衔接通道28条,其中广佛衔接通道18条,穗莞衔接通道6条,广州至深圳、清远、中山、惠州等地区衔接通道各1条。协同高铁、城际,实现广州与大湾区各城市中心60分钟直达,其中至佛山、东莞30分钟可达。
《规划》从两个方面聚焦南沙。一是构筑市域高速地铁,拉近南沙副中心、外围城区与中心城区间的时空距离,支撑城市发展空间格局。规划南北延伸十八、二十二号线,新增十七号线、二十八号线、三十七号线,推动南沙副中心、知识城、增城、从化、花都、空港、番禺等地区30分钟快速直达市中心。
二是打造南沙副中心独立轨道交通网络,快速联动深港、珠澳,支撑南沙与港澳全面合作。一方面,规划地铁二十二号线延伸至东莞、深圳,十八号线与南中珠城际贯通运营,构建南沙与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之间的快速通道,进一步增强南沙与深港、珠澳的快速联系,巩固提升南沙区位优势,引领南沙发展。另一方面,在南沙区内规划布局近300公里的独立轨道交通网络,为南沙副中心的发展提供更多交通支撑。
轨道交通展消息 据交通运输部微信公众号消息,2025年8月,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有54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331条,运营里程11210.7公里,实际开行列车372万列次,完成客运量28.8亿人次,进站量17.1亿人次。8月份,客运量环比减少0.4亿人次,降低1.4%,同比增加0.7亿人次,增长2.6%。8月份全国总运营里程的平均客运强度为0.831万人次每公里日,环比降低1.7%,同比降低4.9%。其中,43个城市开通运营地铁、轻轨线路272条,运营里程9722公里,完成客运量27.9亿人次,进站量16.5亿人次;16个城市开通运营单轨、磁浮、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线路25条,运营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运量7995万人次,进站量5360万人次;18个城市开通运营有轨电车、自动导向轨道线路34条,运营里程518公里,完成客运量1025万人次,进站量970万人次。 本月新增运营里程63.9公里,新增运营线路1条,为宁波地铁7号线;新增运营区段1个,为南京地铁5号线北段。 相关推荐:轨道交通展展位预订 轨道交通展免费报名参观 相关推荐:中国轨道交通发展高峰论坛免费参会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