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骥翀氢能科技有限公司与庞大汽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长春深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合资公司——北京华庆晏达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华庆晏达”)。长春深吉占股70%,骥翀氢能占股10%。
庞大集团是国内大型汽车经销商和中国500强企业。2019年12月,庞大进行战略重组,新的投资方为深商集团、国民运力和元维资产,在行业内具有卓越影响力。
华庆晏达位于北京大兴氢能产业园区二期,建筑面积约5000平方米,定位于落实庞大集团与骥翀氢能在新能源、节能减排领域的战略布局,主要负责氢燃料电池车辆市场推广及示范运营。
随着“双碳”战略的实施,我国氢能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以燃料电池汽车为代表的交通领域成为重要突破口。
2021年8月,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启动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工作的通知》,同意北京、上海和广东报送的城市群启动实施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
2021年12月,河南和河北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相继获批,全国形成了“3+2”燃料电池汽车示范格局。
2022年9月底,上海将成为全国首批常态化运营燃料电池网约车落地城市,80台氢燃料电池网约车上路,600公里续航仍待“破局”,这也意味着,商用车率先落地的氢能源汽车产业,正加速向乘用车领域落地。
当前我国五大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建设加快推进,核心技术不断突破,氢能产业链逐步完善,燃料电池汽车密集投运。
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来看,燃料电池汽车产销量也延续高增长态势。2022年9月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83辆和202辆,同比分别增长18.1%和16.8%。1至9月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均完成0.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7倍和1.3倍。
“我们从专项政策、产业联盟、第三方检测认证平台、标准制定等各方面,为氢能产业打造一个完善的生态链。” 北京大兴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任娟娟介绍说,目前京津冀城市群整体推广的燃料电池汽车超1000辆,大兴区已经推广近600辆,涵盖旅游大巴、清扫车、重卡等多种应用场景。
业内人士指出,氢能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技术、成本、基础设施等制约发展的问题正在逐步改善,但要真正实现较大突破,预计在2025年后。毕马威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康勇发布的报告显示,氢能有望在交通运输领域率先实现商业化,未来氢燃料电池车辆市场推广及示范大有可为。
数据显示,2024年9月,我国7米以上大中型新能源客车共销售4584辆,环比(3010辆)增长52.29%,同比(3493辆)增长31.93%;1-9月,累计销售23695辆,同比(22688辆)增长4.44%,较1-8月累计(下降0.44%)增长近5个百分点,累计增幅由负转正。9月份我国新能源客车市场发展势头强劲。 9月:远程/中车进三甲 欧辉/金龙/中通晋级 七家企业销量“双增” 由上表可见,在7米以上新能源客车销量排名上,今年9月,宇通客车(600066.SH)销量为1102辆,拿下新能源客车市场销冠,并成为唯一一家单月销量破千的品牌;排名跃升第二的远程商用车,销量为615辆,并于7月后再一次进入销量前十;排名第三的中车电动,销量为599辆,较上月排名上升两位。其余企业中,福田(600166.SH)欧辉、厦门金龙和中通客车(000957.SZ)排名较上月分别提升一位。 在7米以上新能源客车销量表现上,今年9月,前十企业中有7家企业实现了环比与同比“双增”,即宇通客车、远程商用车、中车电动、上海申沃、福田欧辉、厦门金龙和中通客车。其中,中车电动销量同比增长470.48%,领涨行业;福田欧辉和厦门金龙也实现销量同比翻倍增长;宇通客车销量同比增长也接近8成。而远程商用车、中车电动、福田欧辉、厦门金龙和中通客车等企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