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展消息 韩国正在研发一种能够在提高高铁运行速度的同时,减少空气阻力并最大化能源效率的“新概念大车系统”。
大车轻量化的重要性
在高铁降低能耗的措施中,车辆的轻量化与空气阻力减小是关键。其中,作为列车运行装置的大车占整车重量的30%,也是运行阻力的重要来源。因此,大车的轻量化和小型化被视为效果最显著的核心环节。
胶囊转向架模型
铁道研开发的新概念大车系统,核心在于轻量化与降低空气阻力。通过优化列车头部外形,并采用密封列车下部结构的“胶囊型大车系统(Inboard Bogie,车轮内侧布置型大车)”。
与传统车轮外侧布置大车框架的设计不同,“Inboard 大车”将大车框架移至车轮内侧,重点实现轻量化与小型化。
大车框架设计:采用 I 型截面结构替代以往的箱型(口字型)结构,并通过优化设计,实现比既有 EMU 大车框架 轻量化29.5%,并已通过模拟验证其安全性。
推进系统:应用嵌入式永磁同步电动机(IPMSM),在小型化、轻量化的同时实现高功率与高效率。与传统感应电机相比,IPMSM 更高效,尺寸更小,结构简洁,维护更方便,噪音与振动也更低。该电机虽已在韩国地铁列车中使用,但尚未应用于高铁。
制动系统:采用机电(Electro-mechanical)控制方式取代传统气压控制,实现小型化。同时考虑下部结构密封后的散热问题,研发了冷却系统,经热流体分析确认在密闭空间内亦无过热风险。
动力传动装置:优化牵引电机与减速机之间的连接结构,使其更加小巧简洁。
性能验证与国际标准符合性
铁道研对胶囊型大车系统的主要装置进行了设计与性能分析,建立了解析模型,开展了脱轨安全性、乘坐舒适性、振动特性等多方面的研究。
采用胶囊式转向架系统的高速列车概念
在模拟实际运行的磨耗车轮条件下,临界速度超过时速550公里,并满足 EN 14363(欧洲运行性能标准)及 EN 12299(欧洲乘坐舒适性标准)等国际规范,验证了该系统的高速运行稳定性。
该技术由国家科学技术研究会(NST)所属铁道研的基础研究项目开发。
铁道研铁路车辆本部长、研究负责人崔成勋表示:“未来若将胶囊型高速大车核心技术应用于高铁,将能够通过车辆下部密封大幅减少空气阻力与能耗。”
铁道研院长司空明则指出:“胶囊型大车技术不仅能应对欧洲等地日益严格的铁路车辆能耗法规,也能缓解国内高铁电力成本上涨压力。未来铁道研将以此为契机,推动韩国进军国内外高附加值铁路车辆市场。”
相关推荐:轨道交通展展位预订 轨道交通展免费报名参观
相关推荐:中国轨道交通发展高峰论坛免费参会报名
轨道交通展消息 据交通运输部微信公众号消息,2025年8月,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有54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331条,运营里程11210.7公里,实际开行列车372万列次,完成客运量28.8亿人次,进站量17.1亿人次。8月份,客运量环比减少0.4亿人次,降低1.4%,同比增加0.7亿人次,增长2.6%。8月份全国总运营里程的平均客运强度为0.831万人次每公里日,环比降低1.7%,同比降低4.9%。其中,43个城市开通运营地铁、轻轨线路272条,运营里程9722公里,完成客运量27.9亿人次,进站量16.5亿人次;16个城市开通运营单轨、磁浮、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线路25条,运营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运量7995万人次,进站量5360万人次;18个城市开通运营有轨电车、自动导向轨道线路34条,运营里程518公里,完成客运量1025万人次,进站量970万人次。 本月新增运营里程63.9公里,新增运营线路1条,为宁波地铁7号线;新增运营区段1个,为南京地铁5号线北段。 相关推荐:轨道交通展展位预订 轨道交通展免费报名参观 相关推荐:中国轨道交通发展高峰论坛免费参会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