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台超小转弯半径复合式土压平衡盾构机“地龙四号”在江都武坚镇顺利下线,一举填补“最小直径、最小转弯半径”两项国内空白。
盾构机的正式名称叫“全断面隧道掘进机”,是地下掘进的核心装备,在交通隧道工程建设中应用广泛。因为系统复杂、集成度高,也有人把它称为机械制造“皇冠上的明珠”。“20年前,我国在重大工程施工中使用的盾构机一直依赖国外进口。”扬州地龙机械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随着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不断进步,以盾构机、起重机为代表的工程机械装备制造也不断取得新突破,国产化、自主化程度显著提高。
当天,成功下线的“地龙四号”盾构机全身披红挂彩,70多米长的机身宛如游龙盘旋在车间里。“盾构机直径越小,对技术、工艺的要求越高。”公司负责人说,“地龙四号”的开挖直径为3.05米,最小转弯半径35米,具有灵活施工的特点,更适合泥土、岩石、卵石等复合地层施工,它也成功填补了国内盾构机“最小直径、最小转弯半径”两项空白。
扬州地龙机械有限公司是专业生产盾构机及其配套设备的高新技术企业。2020年,公司研发生产的“地龙一号”是国内首台“顶盾机”,打破了日本、德国长期对这一行业的垄断;2021年,“地龙二号”问世,对各项性能进行了完善和提升;紧接着下线的“地龙三号”,凭着独创的密闭土压转泥水技术,使盾构机由过去的单一开挖泥土,转成注水搅拌开挖,大大提升了掘进速度。刚刚下线的“地龙四号”也有很多创新设计,如小直径球形铰接、球铰式螺旋出土机、一键切换式土体改良装置等,为城市复杂的地下管线与市政建设提供了又一利器。
“从‘地龙一号’到‘地龙四号’,公司组织技术团队攻克了一个个‘卡脖子’难题,通过技术的不断创新升级,向‘一流品牌、穿越全球’目标迈进。”该负责人介绍,多年来企业广泛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不断研发新品,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盾构科技成果领跑同行,产品已成功出口东南亚、中东、非洲等地区的多个国家,成为行业内的“隐形冠军”。
数据显示,2024年9月,我国7米以上大中型新能源客车共销售4584辆,环比(3010辆)增长52.29%,同比(3493辆)增长31.93%;1-9月,累计销售23695辆,同比(22688辆)增长4.44%,较1-8月累计(下降0.44%)增长近5个百分点,累计增幅由负转正。9月份我国新能源客车市场发展势头强劲。 9月:远程/中车进三甲 欧辉/金龙/中通晋级 七家企业销量“双增” 由上表可见,在7米以上新能源客车销量排名上,今年9月,宇通客车(600066.SH)销量为1102辆,拿下新能源客车市场销冠,并成为唯一一家单月销量破千的品牌;排名跃升第二的远程商用车,销量为615辆,并于7月后再一次进入销量前十;排名第三的中车电动,销量为599辆,较上月排名上升两位。其余企业中,福田(600166.SH)欧辉、厦门金龙和中通客车(000957.SZ)排名较上月分别提升一位。 在7米以上新能源客车销量表现上,今年9月,前十企业中有7家企业实现了环比与同比“双增”,即宇通客车、远程商用车、中车电动、上海申沃、福田欧辉、厦门金龙和中通客车。其中,中车电动销量同比增长470.48%,领涨行业;福田欧辉和厦门金龙也实现销量同比翻倍增长;宇通客车销量同比增长也接近8成。而远程商用车、中车电动、福田欧辉、厦门金龙和中通客车等企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