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深圳地铁16号线二期首台盾构机“粤桐号”在西坑停车场顺利始发。
“粤桐号”盾构机是16号线二期工程首台始发的盾构机,同时也是一台双模盾构机。
整机重达670t,总长120m,采用超重型加强双模式刀盘,开挖直径6460mm,设计最大推进速度达80mm/min,具有开挖安全,掘进速度快,复杂地质适应性强等特点。
为保证盾构顺利始发,有关建设单位通力协作,整合优质资源,安全高效完成了盾构机吊装下井、安装调试等各项关键工序,为始发创造了有利条件。
“粤桐号”盾构机将在西坑停车场到西坑站之间进行掘进,该盾构区间存在下穿支流、厂房、公路以及梧桐山河等,区间地质条件复杂,需进行至少两次模式转换。
掘进期间还将穿越上软下硬复合地层,长距离小半径高强度全断面硬岩、F1325断裂带,施工要求高,难度大。
此外,由于盾构区间为小半径曲线、“U”形线路,在硬岩中长距离曲线掘进容易造成的卡盾、施工工效低等难题。
针对以上难题,有关参建单位结合以往施工经验,对盾构机进行了针对性设计:
一是改被动铰接为主动铰接,提高了盾构姿态的可操作性;
二是采用超重型加强双模式刀盘和重载刀座设计,提高刀座刚度强度及承载能力,保证硬岩破岩效率;
三是调整正面刀间距,增加全断面开挖硬岩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粤桐号”盾构机是深圳地铁首次应用在TBM掘进模式下的中心皮带出渣的创新工法,为降低渣土对刀具二次磨损、刀具破岩环境及更换环境提供了有利条件。
此次首台盾构机的顺利始发,标志着全线正式迈入盾构施工阶段,为下半年大面积始发盾构奠定了良好开端。
9月24日,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车辆管理处处长刘明君在2024醇氢电动汽车发展论坛上表示,在各方努力下,新能源城市公交车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去年年底,全国城市公交汽电车运行线路约8万条,线路长度173.4万公里,公交专用道突破2万公里,运营车辆68.2万辆。其中新能源城市公交数量达55.4万辆,占比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