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的车+智慧的路+协同的云
随着安徽首条自动驾驶公交体验线的开始试跑,智能网联车再一次吸引众人目光。目前,这条自动驾驶汽车5G+C-V2X公共交通体验线已试跑了近300公里。
“聪明的车”指的就是这款由安凯全新研发的第三代L4级自动驾驶客车。
在现场可以看到,一台外形充满科技感且有些“Q萌”的小巴,只需按下一个启动键,车辆就自动行驶,沿路变道、自主巡航、避障、紧急制动,全部自动完成。
高度集成化的底盘结构设计,超短前后悬及低地板,宽敞的车厢大约可容纳10多位乘客,实时更新路况信息的车载智慧大屏更是吸睛无数。
颜值超高,实力更不容小觑。车辆装载有C-V2X智能车载终端(OBU)与路端和云端进行通信,实现车路云协同控制。采用数字孪生、3D渲染等技术打造的AR人机交互系统,将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结合,通过沉浸式智能交互,让乘客感受“非同一般”的城市公交乘坐体验。
有了“聪明的车”,通过“智慧的路”和“协同的云”,实时监控车辆状态,通过云控平台来调整运行方案,为市民提供更便捷高效、安全舒适的绿色出行体验。
开启未来智慧公交新模式
从北京、广州、上海,到阳泉、菏泽、苏州、郑州等,有消息称,雄安新区无人驾驶公交预计今年底也将投入运营,现在越来越多的城市迎来了无人驾驶公交车的试水,面对大数据、5G、云计算等创新科技,如何高效利用信息管理平台,增强城市公交竞争力,改变公交运营模式,是摆在城市公共交通和公交企业面前亟需面对的课题。
为加快交通数字化改造,推进城市公交智能化高质量发展,由城市交通网发起,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公共交通分会主办的“2022中国国际智慧公交发展高峰论坛”将于2022年11月23-24日在南京举办,届时将邀请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科研院校等业内专家学者,聚焦人工智能、5G 、智慧公交、物联网,共同就智慧公交发展进行深度探讨。
借5G东风,技术创新视角下,未来公共交通会以什么形式呈现?5G+交通,未来如何开启智慧出行新模式?公交行业将迎来哪些发展机遇?
在聆听智慧分享的同时,同期举办的国际客车展,还将呈现一台关于客车的视觉盛宴。这里汇集国内一线品牌及厂家,除了宇通、比亚迪、金龙、中国中车、等优秀整车制造企业,还迎来了亿华通、潍柴动力、中石化、国家电投、耐力、玉柴等零部件参展商、采购商300余家齐聚现场,在这里不仅可以看到科技感拉满的无人驾驶公交车,享受非凡的乘坐体验,知名车企的新品发布会,更令人震撼于科技的力量。
2022年11月23-24,南京国际博览中心,更多智慧出行“新模式”,2022中国国际智慧公交发展高峰论坛邀您一“探”究竟!
参展与媒体合作
Chris ZHANG 张女士
T:021-31148748
M:13817851721(V同号)
Q:3326911596
E:busexpo@sgexpo.cn
报名通道已开启
长按二维码,立即报名
今年以来,江苏持续加大铁路建设投资,1-8月累计完成投资449.26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71.6%,超时序进度,确保完成年度目标。 9月5日,沪渝蓉高铁六合特大桥跨马汊河矮塔斜拉桥主墩连续梁“0号块”顺利完成混凝土浇筑,正式进入连续梁施工阶段。跨马汊河矮塔斜拉桥全长520米,塔高58.5米,为该标段关键控制性工程,对下一步架梁通道的打通至关重要。 中铁上海工程局沪渝蓉高铁南京枢纽站前2标一分部副经理杨志告诉记者,主塔“0号块”是连续梁的首件,接下来将采用悬臂浇筑法从两边桥墩向跨中施工,分25个阶段进行浇筑,最终实现桥体合龙。 与此同时,世界最大直径高铁盾构隧道——沪渝蓉高铁崇太长江隧道“领航号”盾构机已掘进突破1000米大关,到达长江江底,开启万米穿江长跑之旅。隧道全长14.25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是目前建设标准最高、掘进距离最长、规模最大的世界级高铁越江隧道工程。 今年计划通车项目沪苏湖铁路已进入静态验收阶段,确保今年年底具备开通运营条件,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注入新动能。 今年江苏铁路总投资预计将突破600亿元。目前,全省累计有超过780公里高铁在建,通苏嘉甬、宁淮城际、沪苏通二期等一批高铁项目都在紧锣密鼓的加快施工,预计2027年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