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消息:日前,中央批准:李术才同志任山东大学校长(副部长级)、党委副书记;因年龄原因,樊丽明同志不再担任山东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职务。
6月22日下午,山东大学召开教师干部视频会议。中央组织部副部长、中央编办主任李小新同志到会宣布中央决定并讲话,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田学军同志,山东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宇燕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山东大学党委书记郭新立同志主持会议。
中央组织部干部三局、教育部人事司、山东省委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山东大学领导班子成员,近年退出班子的老同志,教授代表,各单位、各部门主要负责人,民主党派、教代会代表,离退休老同志代表等参加会议。
人物履历
李术才,男,汉族,1965年12月出生,河北涞水人,中共党员,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
1983年9月入山东矿业学院土木系学习,先后获得工学学士、工学硕士学位,
1990年7月毕业留校任教。
1993年6月至1996年7月在中科院武汉岩土所学习,获工学博士学位。
1996年9月起在中科院武汉岩土所工作,先后被聘为副研究员、研究员。
2001年3月任山东大学岩土工程中心主任,被聘为教授,
2002年4月任山东大学土建与水利学院副院长,
2007年6月任山东大学土建与水利学院院长。
2015年7月任山东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2020年5月兼任山东大学研究生院院长。
201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022年6月起任山东大学校长。
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灾害防控专家,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大型地下洞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地下工程分会理事长,国际期刊《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主编。
长期从事隧道与地下工程突水突泥等灾害预报与治理研究工作。构建和创新了隧道施工不良地质超前预报理论与方法,揭示了突水突泥灾害发生机理,研发了隧道岩石掘进机不良地质超前预报技术系统、以及地下工程高压动水封堵关键技术。其成果广泛应用于铁路、公路和水利工程等领域,为隧道与地下工程灾害防控做出了重要贡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省部级一等奖5项,并荣获山东省科技最高奖、光华工程科技奖。
今年以来,江苏持续加大铁路建设投资,1-8月累计完成投资449.26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71.6%,超时序进度,确保完成年度目标。 9月5日,沪渝蓉高铁六合特大桥跨马汊河矮塔斜拉桥主墩连续梁“0号块”顺利完成混凝土浇筑,正式进入连续梁施工阶段。跨马汊河矮塔斜拉桥全长520米,塔高58.5米,为该标段关键控制性工程,对下一步架梁通道的打通至关重要。 中铁上海工程局沪渝蓉高铁南京枢纽站前2标一分部副经理杨志告诉记者,主塔“0号块”是连续梁的首件,接下来将采用悬臂浇筑法从两边桥墩向跨中施工,分25个阶段进行浇筑,最终实现桥体合龙。 与此同时,世界最大直径高铁盾构隧道——沪渝蓉高铁崇太长江隧道“领航号”盾构机已掘进突破1000米大关,到达长江江底,开启万米穿江长跑之旅。隧道全长14.25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是目前建设标准最高、掘进距离最长、规模最大的世界级高铁越江隧道工程。 今年计划通车项目沪苏湖铁路已进入静态验收阶段,确保今年年底具备开通运营条件,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注入新动能。 今年江苏铁路总投资预计将突破600亿元。目前,全省累计有超过780公里高铁在建,通苏嘉甬、宁淮城际、沪苏通二期等一批高铁项目都在紧锣密鼓的加快施工,预计2027年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