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C的全面推行为常规公交的营运生产模式带来了根本性变革,其中车队受到的“冲击”无疑最大。在新形势下,车队如何找准定位、主动求变,不断提升保障OCC指令贯彻执行的能力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成都公交集团星辰巴士公司所属305车队立足自身线路特点,通过在实践中的摸索与优化,采用“四线合运”的营运生产组织方式,以更好完成OCC下达的营运生产指令。
为何采取这种方式?营运区域及线路特点所定
星辰巴士305车队主要营运区域为高新南区天府大道以东中和应龙片区,区域内线路多以支微线路为主,呈现早晚高峰通勤及学生客流较大,平低峰客流稀少的特点。随着新川科技园企业不断新增入驻,中和应龙片区新开办的中小学校不断增加,车队逐步承担了家校专线、家校定制线路和企业通勤线路开行的任务,在车队整体缺员的情况下,对营运生产的组织带来了新的挑战。
目前车队一共有高峰通勤G线6条,学校专线A线2条,园区高峰线路2条,网约家校定制线路4条,优享家校定制线路8条,早晚平峰学校定制线路4条,新川企业定制线路3条。按照以上通勤线路客流出行需求配车,共需配备车辆为49辆次,远远大于车队在保证常规线路正常运行外所能承担的人员和配车。
怎么跑?精准匹配客流出行需求的线路生产安排是关键
“四线合运”通俗来讲就是采取“1+2+1”的运营生产组织模式,在车队通勤线路、家校线路多,高峰期人员配车不足的情况下,将有限的资源利用最大化。“1+2+1”生产组织模式即为“1条G线+2条家校线路+1条常规线路”,通过各线路不同应班时间的精确计算,按照就近安排的原则,1辆车1个驾驶员将几条线路串起来的运营模式,实现运力布局与出行需求精准匹配。比如,1名G3路驾驶员,早上6:50接驳学校定制线路,7点40左右到会龙大道上线运行家校线路WY219路,8点回会龙大道上线G3路,平峰就近安排常规线路运行。
通过这种方式,既解决了车队高峰期人员车辆不足的问题,保证常规线路高峰投放,同时减少了空驶成本,工作日高峰期共计节约11个驾驶员,11辆车,日均减少空驶里程约100公里左右,年均减少空驶里程约2.28万公里。
如何保证?与业务深度融合的党建工作是支撑
“四线合运”的方式看似简单,但需要做的准备工作十分繁琐,一方面是驾驶员,高频率的换线是否可以适应,心理上是否存在畏难情绪?另一方面,“四线合运”是否能满足搭乘这些线路乘客的需求?每条线路的服务质量会不会下降?在党建引领下,这些问题迎刃而解。
车队支部一方面是做好职工思想动员,号召支部所属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勇于“第一个吃螃蟹”。同时,深入解读采取这种营运生产模式背后的含义和预期的效果,结合对即将实行新驾驶员工资方案的宣贯,让一线职工更好理解。另一方面,党员志愿队伍主动出击,通过走进社区、园区,走访学校,建立微信群等方式强化沟通协调,定期收集出行需求,实现了“2定+1准点”,即与企业职工、学校学生及家长约定以定时定站准点候车乘车的方式,解决固定乘客特定时间出行需求,保障线路服务质量。
星辰巴士还将通过全方位考评体系的建立,鲜明树立“奖优罚劣”的导向,深化巩固“新三能”机制改革成果,进一步激发所属车队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创新营运生产组织方式,为市民幸福出行拿出“最优解”。
数据显示,2024年9月,我国7米以上大中型新能源客车共销售4584辆,环比(3010辆)增长52.29%,同比(3493辆)增长31.93%;1-9月,累计销售23695辆,同比(22688辆)增长4.44%,较1-8月累计(下降0.44%)增长近5个百分点,累计增幅由负转正。9月份我国新能源客车市场发展势头强劲。 9月:远程/中车进三甲 欧辉/金龙/中通晋级 七家企业销量“双增” 由上表可见,在7米以上新能源客车销量排名上,今年9月,宇通客车(600066.SH)销量为1102辆,拿下新能源客车市场销冠,并成为唯一一家单月销量破千的品牌;排名跃升第二的远程商用车,销量为615辆,并于7月后再一次进入销量前十;排名第三的中车电动,销量为599辆,较上月排名上升两位。其余企业中,福田(600166.SH)欧辉、厦门金龙和中通客车(000957.SZ)排名较上月分别提升一位。 在7米以上新能源客车销量表现上,今年9月,前十企业中有7家企业实现了环比与同比“双增”,即宇通客车、远程商用车、中车电动、上海申沃、福田欧辉、厦门金龙和中通客车。其中,中车电动销量同比增长470.48%,领涨行业;福田欧辉和厦门金龙也实现销量同比翻倍增长;宇通客车销量同比增长也接近8成。而远程商用车、中车电动、福田欧辉、厦门金龙和中通客车等企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