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呼北国家高速公路山西省朔城至神池段项目柴家墕隧道顺利贯通。中铁二十二局建设者历时635天辛勤奋战,顺利打通了朔神高速施工“生命线”。至此,朔神高速项目建设从土建施工阶段全面转向路面施工阶段,为全线建成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
隧道贯通仪式现场
朔神高速公路第二合同段路线全长14.355公里,设计时速100公里,双向四车道,由两条隧道、7座桥梁及路基组成。柴家墕隧道位于神池县柴家墕村内,为双线分离式隧道,左线长1898米,右线长1870米,地质条件复杂,被设计院认定为近年来山西省围岩条件最差隧道。
柴家墕隧道作为朔神高速公路项目重难点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岩层倾角接近水平,裂隙内分布全风化泥灰岩或高液限黏土,导致断面开挖过程中围岩不稳定,自稳能力极差,极易产生坍塌,安全风险高、施工组织难度大。项目部严格按照“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的十八字方针,成立技术攻坚小组开展攻关活动,聘请专家及第三方单位对隧道地质进行超前预测,严格控制开挖进尺,不断调整超前支护形式,减少对围岩的扰动和地表周边生态环境的破坏,保证了隧道开挖成型质量。整个施工过程实现了安全生产零事故,项目部高标准、高效率、高质量完成了隧道贯通任务。
建设者讨论施工方案
该项目施工区天然植被较为稀少,人工栽种植被为路线走廊带内最主要的植被类型,约占区内植被覆盖总量的90%以上,沿线自然资源稀缺,对环保施工要求极高。项目部为避免工程建设影响自然环境,通过对施工现场扬尘、噪声、废物废水及时控制和消纳,实现了绿色施工、环保筑路,确保生态保护与建设和谐发展。
山西省朔城至神池段项目柴家墕隧道顺利贯通
今年进场施工以来,面对国内多地疫情迅速蔓延,导致人员、材料进场困难的突发情况,项目部超前谋划、科学部署,对进场材料和劳务人员执行“点对点”进场原则,核查行程码、健康码;加强现场人员管理,对办公区、生活区及施工现场做到每日彻底消杀,严格控制人员外出,启用来访人员“零接触”精确登记,建立网格化疫情防控体系,做到联防联控,坚持领导班子带头,对劳务人员进行全面、彻底摸排,确保不漏一人。截至目前,项目部发放疫情防控倡议书100余份,利用微信群、微信工作号宣传疫情防控信息500余条。
据悉,朔神高速公路是山西高速公路网“四纵十五横三十三联”西纵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打通朔州市南大门“最后一公里”。项目建成通车后,将缩短朔州至吕梁、陕西北部地区1.5小时左右通行时间,对促进人员物资交流,助力革命老区乡村振兴和城市发展,推动晋西北地区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9月13日,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铁集团”)获悉,为期5天的铁路中秋小长假运输明日启动,自9月14日至18日,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7400万人次,日均发送旅客1480万人次,9月15日为客流最高峰日,预计发送旅客约1680万人次。 国铁集团客运部负责人介绍,今年中秋小长假旅游流、探亲流、学生流交织叠加,铁路客流总体将保持高位运行。从铁路12306预售情况来看,北京、广州、上海、成都、杭州、深圳、南京、武汉、西安、郑州等城市和北京至上海、长沙至广州、西安至成都、北京至呼和浩特、北京至郑州等区间客流较为集中。铁路部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适应旅客出行需求强劲增长的新形势,精心制定假日运输方案,千方百计挖掘运输潜力,优化旅客列车开行方案,落实便民利民惠民举措,为旅客假日平安有序温馨出行和经济平稳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科学配置资源,加大运力供给。全国铁路实行高峰线运行图,统筹高铁和普速运力资源,日均计划开行旅客列车11100余列,较日常增加590余列,安排加开跨铁路局集团公司直通旅客列车244列。用好铁路12306售票和候补购票数据,动态分析客流运行情况,灵活精准增加运力投放,采取加开临客、动车组重联运行、增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