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随着126米长、1200多吨重、直径8.63米的地下巨龙“卓越10号”盾构机启动,标志着由中国铁建大桥局施工的成都地铁17号线二期工程最长区间进入隧道掘进施工阶段,也标志着大直径盾构机首次在成都市中心繁华城区开启施工新纪元,与参建既有运营地铁2号线、4号线、1号线,以及在建的轨道交通18号线三期工程形成“5”动蓉城地铁交通新格局。
建设者庆祝盾构始发
中国铁建大桥局承建成都地铁17号线二期工程两站两区间的施工任务。其中,区间左线总长3.9公里,右线总长3.8公里,合计总长7.7公里。人民公园站至城隍庙站区间主要穿行密实卵石、强风化泥岩、中风化泥岩,地层软硬不均,盾构机在不同地层施工就像“打水漂”。盾构掘进施工期间,将侧穿城北体育馆泥夹石软地基,左线隧道与基底最小竖向距离只有7.6米,与2号线将以最小净距3.7米、与底层泥岩1.7米的距离穿行而过,其风险源的种类和数量多是本工程的最大特点。
西大街站是17号线二期工程的关键控制性车站之一。车站处于主城区主干路交叉口,紧邻高层住宅区,施工场地极狭小,将为人民公园站至西大街站区间和西大街站至城隍庙站区间盾构提供双始发场地。高峰时期,将有4台大直径盾构机在该车站同时进行掘进。
为了充分利用空间,建设者科学编制技术方案,做好安全评审,优化施工工序,适时开展交叉作业,仅用20天就完成了首台盾构机下井及组装工作,保障了始发节点按期实现。
盾构司机驾驶盾构机掘进
在繁华城区进行地铁施工,既要保证建设精品工程,又要最大限度减少对居民的扰动,对建设者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挑战。隧道还要穿越2个特别危大风险源、24个危大风险源,在成都地铁建设历史上也属罕见。隧道建成后,将首次展现5条地铁线路在成都地下空间内纵横交错的场景。
中国铁建大桥局地铁建设团队是一支敢于攻坚、不服输的队伍。自2005年成都地铁建设运营以来,他们成功完成成都地铁11条线路的12个盾构隧道施工项目,累计掘进50公里,获得成都地铁建设领域的首个詹天佑奖,并获得李冰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等国内重大奖项,彰显了强劲的技术实力和建设美好成都的初心使命。
17号线二期工程连接双流区、武侯区、青羊区、金牛区和成华区五大城区,线路总长24.8公里,是缓解主城区交通运行的必要线路。线路建成后,将连接市中心人流量密集地段,加入成都地铁线路的“群聊”大家庭,建成服务蓉城市民的民心工程。
盾构始发现场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对客车生产企业报送的数据统计分析,2024年9月,客车销量环比增长,同比下降。当月国内市场销量同比两位数下降,出口依然保持增长,当前客车市场增长主要依靠出口拉动。 总体市场分析:9月,客车销售4.12万辆,环比增长4.05%,同比下降7.31%,产销率为93.10%,低于上月。在客车主要品种中,与上月相比,中型客车销量小幅下降,其他两大类客车品种销量呈不同程度增长;与上年同期相比,轻型客车销量两位数下降,其他两大类客车品种销量均呈明显增长。9月,大型客车销售0.55万辆,环比增长19.86%,同比增长15.04%;中型客车销售0.44万辆,环比下降1.75%,同比增长32.28%;轻型客车销售3.13万辆,环比增长2.54%,同比下降13.89%。9月,大、中和轻型客车产销率分别为94.79%、100.77%和91.82%,大型客车产销率高于上月,中型客车和轻型客车产销率均低于上月。 1-9月,客车累计销售35.78万辆,同比增长4.78%,产销率为100.68%。其中:大型客车销售4.60万辆,同比增长23.47%;中型客车销售3.09万辆,同比增长22.95%;轻型客车销售28.09万辆,同比增长0.65%。大、中和轻型客车产销率分别为96.50%、100.29%和101.45%。 客车国内市场销售情况:9月,客车国内市场销售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