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中国交建获悉,截至目前,重庆轨道交通18号线北延工程11个主体工点全线进场,8座车站开展主体开挖施工。
由重庆轨道集团建设、中国交建承担施工任务的重庆轨道交通18号线北延工程线路全长10.61公里,线路东起于小什字站,西至18号线一期工程富华路站(不含),共设8座地下站及3座乘车站,分别与5条轨道交通线路换乘。
据中国交建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线进场11个主体工点,拟投入施工的4台盾构全部始发。其中七星岗站、小什字站、重庆站、黄沙溪站、大坪西站、十八梯站、凯旋路站7座车站正开展车站主体开挖支护施工;全线唯一明挖车站菜袁路站正开展主体一期盖板施工;大坪西站-终点区间已双线贯通;黄沙溪站-大坪西站区间正开展TBM掘进施工;七星岗站-重庆站区间正开展盾构掘进施工;菜袁路站-重庆站区间正开展暗挖段正线施工;起点-小什字站区间正开展区间正线施工。
该工程位于渝中区,8座地下站中有7座为暗挖站,隧道开挖难度极高。项目方在重庆轨道集团项目一公司的支持下持续开展创新工作,积极探索新的工法、工艺。
针对前期使用的大功率破碎锤机械开挖效率较缓、持续作业有噪音、震动影响大等问题,项目方特意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爆破协会会长谢先启,带领团队为项目量身定制精细化爆破方案,最终成功运用。
日前,项目方还在大坪西站,举行了“精细爆破”推进会。大坪西站埋深较深,围岩为砂岩与泥岩互层。记者在现场看到,项目方在距离地面60米以下的导洞中采用精细化光面爆破,通过毫秒级控制数码电子雷管进行起爆。
“3、2、1,起爆。”记者通过视频直播看到,隧道内的岩层已成功爆破,但在爆破作业点正上方的地表体验现场仅能听到微弱爆破音,脚下几乎感受不到振动,用于直观观测振动的垂直吊起的易拉罐和置于地面的盛水容器的水面,也没有发生晃动。
爆破作业完成,待爆破员进行排险处理后,再进行松动围岩处理。现场负责人、技术员、安全员会共同对爆破效果进行现场检查,测量队对爆破进尺、爆破轮廓线进行测量。
“根据试验数据,爆破工效是目前机械作业的113%,地表能感受的声音和机械作业相当,但一天的爆破次数仅为屈指可数的几次,比机械开挖长时间连续施工带来的干扰少了很多。”该负责人表示,地表能感受到的振动基本没有,将对周边居民的影响降到了最低。中国交建还在临近爆破作业点建筑物或对振动敏感的建筑物设置自动监测系统,能实现数据自动采集、实时自动上传系统,且系统为开放式系统,所有人任何时段皆可查询。能保证数据的真实、有效、可追溯。
数据显示,2024年9月,我国7米以上大中型新能源客车共销售4584辆,环比(3010辆)增长52.29%,同比(3493辆)增长31.93%;1-9月,累计销售23695辆,同比(22688辆)增长4.44%,较1-8月累计(下降0.44%)增长近5个百分点,累计增幅由负转正。9月份我国新能源客车市场发展势头强劲。 9月:远程/中车进三甲 欧辉/金龙/中通晋级 七家企业销量“双增” 由上表可见,在7米以上新能源客车销量排名上,今年9月,宇通客车(600066.SH)销量为1102辆,拿下新能源客车市场销冠,并成为唯一一家单月销量破千的品牌;排名跃升第二的远程商用车,销量为615辆,并于7月后再一次进入销量前十;排名第三的中车电动,销量为599辆,较上月排名上升两位。其余企业中,福田(600166.SH)欧辉、厦门金龙和中通客车(000957.SZ)排名较上月分别提升一位。 在7米以上新能源客车销量表现上,今年9月,前十企业中有7家企业实现了环比与同比“双增”,即宇通客车、远程商用车、中车电动、上海申沃、福田欧辉、厦门金龙和中通客车。其中,中车电动销量同比增长470.48%,领涨行业;福田欧辉和厦门金龙也实现销量同比翻倍增长;宇通客车销量同比增长也接近8成。而远程商用车、中车电动、福田欧辉、厦门金龙和中通客车等企业实现...